中国美术史4
- 园林建筑
- 概述
- 名言
-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 建筑的特性:科学性、适用性、艺术性、文化性
- 中国建筑的分类
- 民居建筑
- 宫殿建筑
- 园林建筑
- 寺观建筑
-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 私家园林
- 皇家园林
- 寺观园林
- 拓展延伸
- 造景手法
- 借景
- 借景
- 《园冶》”借景“为园林之最者
- 借景
- 品味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构思特点:诗情画意,寄情于景
- 中国四大园林
- 颐和园
- 承德避暑山庄
- 拙政园
- 留园
- 苏州四大园林
- 拙政园
- 苏州四大园林之首
- 狮子林
- 沧浪亭
- 留园
- 拙政园
- 造景手法
- 名言
- 中国民居建筑
- 福建土楼
- “客家土楼”
- “天、地、人”
- 群居
- 徽派民居
- 粉墙黛瓦、马头墙(防火)
- 三雕
- 砖雕
- 木雕
- 石雕
- 天井
- 四水归堂
- 寓意:聚财
- 窑洞、四合院、少数民族民居
- 福建土楼
- 中国建筑发展
- 秦汉建筑
- 四神瓦当: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 青龙——东春、白虎——西秋、朱雀——南夏、玄武——北冬
- 门阙
- 显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用于墓前和祠庙前。
- 秦始皇四大工程
- 阿房宫
- 秦始皇陵
- 长城
- 秦直道
- 四神瓦当: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 魏晋南北朝——元代
- 佛塔
- 供奉高僧或佛祖舍利、衣物
- 材质:木、砖石
- 魏晋南北朝
- 山西悬空寺
-
- 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 儒释道三教合一
-
- 河南嵩岳寺塔
- 山西悬空寺
- 隋朝
- 赵州桥
- 李春设计
- 最早的敞肩桥
- 赵州桥
- 唐朝
- 西安大雁塔
- 小雁塔
- 辽
- 应县木塔
- 金
- 河北广惠寺华塔
- 多宝塔
- 河北广惠寺华塔
- 宋
-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 元
- 北京妙应寺白塔
- 佛塔
- 明清
- 北京故宫
- 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 1406-1420(永乐)修建
- 前朝、后宫
- 布局美
- 中轴对称
- 色彩美
- 装饰美
- 天坛祈年殿
- 三重檐攒尖顶
- 中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群
- 祭天、祈谷
- 中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
- 三重檐攒尖顶
- 圆明园
- 万园之园
- 颐和园
- 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 苏州园林
- 拙政园
- 文徵明设计蓝图
- 中国园林之母
- 中国四大园林之一
- 留园
- 狮子林
- 沧浪亭
- 网师园
- 拙政园
- 布达拉宫
-
- 佛的圣地
- 既是宫殿,也是佛教场所
-
- 长城
- 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 北京故宫
- 近现代
- 吕彦直
- 南京中山陵
- 王澍
- 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籍人士
- 国美象山校区
- 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籍人士
- 贝聿铭
- 美籍华人
- 吕彦直
- 秦汉建筑
- 概述
- 雕塑艺术
- 先秦
- 四川广汉三星堆
- 青铜立人像
- 青铜面具
- 青铜神树
- 四川广汉三星堆
- 秦代
- 秦始皇陵兵马俑
- 世界第八大奇迹
- 3号坑是军事指挥部
-
- 青铜材质
- 写实
- 陶土
- 秦始皇陵兵马俑
- 汉代
- 西汉
- 马踏匈奴
- 霍去病墓
- 深沉雄大,循石造型(写意)
- 青铜《长信宫灯》
- 青铜鎏金
- 马踏匈奴
- 东汉
- 击鼓说唱俑、立式说唱俑
- 诙谐生动
- 铜奔马
- 马踏飞燕/马超龙雀
- 古代青铜雕塑奇葩(褒义词)
- 三足腾空
- 击鼓说唱俑、立式说唱俑
- 西汉
- 魏晋石窟
- 天水麦积山
- 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
- 大同云冈石窟
- 昙曜五窟(16-20)
- 及东立佛
- 洛阳龙门石窟
- 古阳洞——魏碑体
- 敦煌莫高窟
- 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 鹿王本生图
- 九色鹿的故事
- 天水麦积山
- 唐代
- 塑圣
- 杨惠之
- 与画圣吴道子齐名
- 杨惠之
- 石窟造像
- 龙门石窟
-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 东方维纳斯
-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 乐山大佛
- 中国最大摩崖石刻造像,71m,90年
- 又称凌云大佛
- 龙门石窟
- 陵墓雕刻
- 昭陵六骏浮雕
- 飒露紫,丘行恭为飒露紫拔箭
- 昭陵六骏浮雕
- 塑圣
- 低潮期
- 宋代
-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
- 重庆大足石刻
- 养鸡女
- 吹笛女
- 明清
- 天津泥人张
- 渔樵问答、惜春作画
- 张长林
- 天津泥人张
- 近现代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刘开渠为代表,雕刻组组长
- 毛泽东起稿
- 周恩来执笔
- 浮雕
- 艰苦岁月
- 潘鹤
- 战争题材
- 解放战争——解放海南的时候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宋代
- 先秦
- 工艺美术
- 原始社会
- 陶器
- 彩陶
-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陕西、山西、河北、河南)
- 半坡
- 鱼纹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三鱼纹彩陶盆
- 鱼纹
- 庙底沟
- 花瓣纹
- 花瓣纹彩陶盆
- 鹳鱼石斧彩陶瓮
- 花瓣纹
- 半坡
- 马家窑文化(甘肃)
- 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
- 舞蹈纹
- 舞蹈纹彩陶盆
- 多人舞蹈纹彩陶盆
- 旋涡纹尖底瓶
- 舞蹈纹
- 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
-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陕西、山西、河北、河南)
- 黑陶
- 山东龙山文化
- 薄胎蛋壳黑陶杯
- 渗碳
- 薄胎蛋壳黑陶杯
- 山东龙山文化
- 彩陶
- 玉器
- 良渚文化
- 浙江杭州余杭反山12号墓
- 玉琮
- 琮王
- 红山文化
- 内蒙古赤峰
- 中国玉龙之乡
- 碧玉龙
- 中华第一龙
- 内蒙古赤峰
- 良渚文化
- 陶器
- 先秦时期(青铜时代)
- 青铜分类
- 礼器(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
- 礼器:我国青铜器研究的主要对象,区分尊卑等级的器物
- 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5、地位较低的士3
- 礼器(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
- 青铜器的发展
- 商
- 后母戊鼎
- 河南安阳
- 四羊方尊
- 大禾人面方鼎
- 皿方罍
- 后母戊鼎
- 西周
- 毛公鼎
- 虢季子白盘
- 春秋
- 莲鹤方壶
- 战国
- 偃月采桑狩猎攻战纹壶/水陆攻战纹铜壶
- 曾侯乙编钟
- 蟠虺纹铜尊盘
- 商
- 青铜分类
- 唐代
- 陶器
- 唐三彩
- 低温铅质彩釉陶器
- 主要颜色:黄绿白/黄绿褐
- 作品:三彩骆驼载乐俑
- 唐三彩
- 陶器
- 宋
- 瓷器
- 哥窑
- 金丝铁线,聚球攒珠
- 官窑
- 紫口铁足
- 汝窑
- 五大名窑之首
- “雨过天晴云破处”
- “金盘玉碗世称宝”
- 钧窑
- 窑变工艺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 钧窑一片值万钱
- 蚯蚓走泥纹
- 定窑
- 白瓷“白定”
- 工艺:有芒/忙口
- 哥窑
- 瓷器
- 元明清
- 瓷器
- 青花瓷
- 始于元代(鼎盛)
- 工艺特色:釉下彩
- 斗彩
- 明代成化年间
- 工艺特色: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
- 五彩瓷/古彩/硬彩
- 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盛于清代康熙
- 工艺特色:釉上彩、色彩浓艳
- 粉彩/软彩
- 始于清代康熙;盛于清代雍正
- 工艺特色:釉上彩、色彩淡雅
- 珐琅彩/古月轩
- 始于清代康熙
- 青花瓷
- 金属
- 景泰蓝
- “铜胎掐丝的珐琅器”
- 景泰蓝
- 瓷器
- 原始社会
- 民间美术
- 剪纸
- 艺术语言:刀味和纸感和线线相连
- 纹饰:锯齿纹、没有夔龙纹
- 锯齿纹的作用:毛发
- 技法:阴刻、阳刻
- 代表人物:库淑兰
- 剪花娘子
- 年画
- 天津杨柳青
- 雅丽
- 白蛇传盗仙草
- 雅丽
- 苏州桃花坞
- 写实
- 花果山猴王开操
- 写实
- 山东潍县杨家埠
- 质朴
- 赐福生财灶王
- 女十忙
- 质朴
- 河南朱仙镇:木板年画的鼻祖
- 刘海戏金蟾
- 麒麟送子
- 天津杨柳青
- 泥塑
- 天津泥人张
- 惜春作画
- 渔樵问答
- 无锡惠山泥人
- 《大阿福》
- 北京兔儿爷、河南泥泥狗、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 北京兔儿爷
- 中秋、北京京剧
- 北京兔儿爷
- 天津泥人张
- 皮影戏
- 发源地陕西
- “傀儡戏”、影子戏、灯影戏
- 脸谱
- 红-忠:关公
- 黑-勇:张飞
- 白-奸:曹操
- 风筝
- 北京沙燕
- 天津软翅
- 山东长串
- 南通六角板鹞
- 广东灵芝
- 剪纸
以上皆为重点
图片导图详见该链接
https://www.kdocs.cn/l/cc8SZpPYJ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