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集体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



- 导向性原则
- 理想性和方向性
- 贯彻要求
-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 疏导性原则
-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贯彻要求
-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 尊重、信赖+严格要求
- 严慈相济
-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
- 贯彻要求
- 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 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 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 尊重、信赖+严格要求
- 知行统一原则
- 理论+实践;
- 言行一致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宪问
-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公冶长
-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
- 贯彻要求
-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 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 理论+实践;
-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引导、说服+纪律约束
- 贯彻要求
-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
-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 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 长善救失
-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贯彻要求
- 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 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 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 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学校+社会+家庭
- 贯彻要求
-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 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 因材施教原则
- 根据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教育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贯彻要求
-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 集体+个人
- 马卡连柯提出
- 贯彻要求
- 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 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教育学生个人影响集体
- 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促使
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发展,并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