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帮助记忆:间接经验、教师三有指导、系统知识、班集体、被动性】

-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帮助理解:实质: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的联系。条件:学习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有逻辑才能联系或者好联系吧;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你得有这个想法去联系你才能联系吧;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你让小孩儿怎么去联系学习材料和本身已有的经验呢?】

-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 指学习者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三、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帮助记忆:倒U关系,难较低易较高】

-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四、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帮助理解:教材好≈知识好,方便迁移;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主动去迁移】

- 1.精选教材
-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五、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帮助记忆:知识多且好,教练方法,提供机会练,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提高逻辑思维】

-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六、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帮助记忆:主动积极性、独立完备概括性、根据阶段正确言语、个体差异、科学练习】

-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2.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和概括性
- 3.根据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 4.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 5.科学地进行练习
七、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帮助记忆:多复习、分散集中复习、复习方式、多种感官复习、复习的量、适当过度学习、合理分配时间、反复识记加回忆】

-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 2.合理分配时间
- 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 4.反复识记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 5.复习方式要多样化
-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 7.掌握复习的“量”,数量不宜过多
- 8.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程度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知识最牢固
八、简述创造性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帮助记忆:环境宽松有余地,创造性个性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课程】【环境+个性+课程】

-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 1.保护好奇心
-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 4.重视非逻辑思维
-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 有意识地帮助学习通过学习各种思维方法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九、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核心三点: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心向与定势。】【简化记忆:材料相似、已有知识、心理准备状态。】

- 1.相似性
- 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 2.原有认知结构
- 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策略的水平;
- 3.学习心向与定势
-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 除以上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十、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功能
【功能(知情意行):意(选择与坚持)知(面对困难的态度)行(新行为获得与表现)情(活动时的情绪)】

- 定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 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 4.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