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 | 题型与题号 | 分值 | 核心考点(必背) | 记忆口诀/关键提示 | 目标得分策略 |
---|---|---|---|---|---|
一、职业理念 (材料分析题第30题) | 选择题: 第1-4题 材料分析题: 第30题 | 22分 (选择8分 + 材料14分) | 1. 教育观(素质教育内涵) -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面向全体学生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 学生观(“以人为本”) -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是独特的人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 教学观 - 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 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 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 教育观: 提素个性创两全 学生观: 两独一发展 教学观: 学习过人 | 必须全对或接近全对。 选择题4道务必拿满8分。 材料分析题套用模板,理论结合材料,目标得分12-14分。 |
二、职业道德 (材料分析题第31题) | 选择题: 第13-16题 材料分析题: 第31题 | 22分 (选择8分 + 材料14分)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2.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3. 关爱学生(灵魂) 4. 教书育人(天职) 5. 为人师表(内在要求) 6. 终身学习(不竭动力) | 三爱两人一终身 具体内容: -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人格,平等公正;严慈相济,良师益友;保护安全,关心健康;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 - 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唯一标准。 | 必须全对或接近全对。 选择题4道务必拿满8分。 材料分析题套用模板,理论结合材料,目标得分12-14分。 |
三、教育法律法规 | 选择题: 第5-12题 | 16分 (8道选择题) | 核心法条与责任认定: - 《教育法》: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办学条件 - 《义务教育法》:入学年龄、免试就近入学、教师待遇 - 《教师法》:教师权利(教育教学权、进修培训权等)、义务、资格认定 - 《未成年人保护法》:四大保护(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障、司法保护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责任认定(核心!) - 过错责任原则,即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 《宪法》:公民基本权利 易混点: - 行政处分(内部,如警告、记过) vs 行政处罚(外部,如罚款、吊销许可证) - 重要时间节点:如提出申诉的时效是30日 | 无需死记硬背全文,理解核心法条精神和责任划分原则。多做真题,培养题感。 | 目标得分14分。 此部分为客观题重点,通过刷题掌握高频考点和出题方式,允许错1-2题。 |
四、文化素养 | 选择题: 第17-25题 | 18分 (9道选择题) | 范围极广,包括: - 历史(重大事件、朝代更替) - 文学(中外名家名作) - 科技(重大发明、科学人物) - 艺术(美术、音乐常识) - 传统文化(民俗、节气等) | “放弃”策略。 依靠日常积累和中学基础,考前可浏览《文化素养必背100考点》等资料,但不建议投入大量时间系统背诵,性价比低。 | 目标得分8-10分。 允许错一半以上,节省时间给其他模块。 |
五、基本能力 | 选择题: 第26-29题 材料分析题: 第32题 写作题: 第33题 | 72分 (选择8分 + 阅读14分 + 写作50分) | 1. 信息技术(选择题):Word/Excel/PPT基本操作逻辑(如Excel由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组成)。 2. 逻辑思维(选择题): - 概念关系(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 - 翻译推理(假言命题“如果A那么B”=A→B;“只有A才B”=B→A) - 真假推理(联言命题“且”、选言命题“或”的规则) 3. 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题): - 答案均在材料中,考查归纳、概括、分析能力。 4. 写作(写作题): - 议论文为主,要求1000字左右。 - 主题多与教育、人生、社会相关。 | 写作是重中之重! - 背诵万能素材(如教育名家事迹)、万能模板(六步魔法作文)。 - 考前至少动笔写3篇,控制时间。 - 立意务必准确,内容最好与教育、教师角色相关联。 | 目标得分53+分。 - 选择题:逻辑和信息题争取全对(4分)。 - 阅读理解:仔细审题,答案从材料中找,目标10-12分。 - 写作:保底30分,争取35分以上。 |
总分与考试策略 | 150分 | 考场时间分配建议(总时长120分钟): - 单项选择题:≤15分钟 - 材料分析题:3道题,每道≤15分钟,共≤45分钟 - 写作题:≥55分钟 | 目标卷面分:90+分 (折合报告分≥70分,即通过) |
第一优先级(必须拿下):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背熟口诀和模板,确保材料分析题高分。第二优先级(重点刷题):教育法律法规、基本能力中的写作。法律靠做题理解,写作靠练习和积累。 第三优先级(酌情处理):基本能力中的逻辑和信息题、文化素养。前者稍加练习即可,后者不必强求。